如何找到一種具有可持續性的城市電動汽車充電站商業模式?
目前,影響充電站投資項目大面積推廣的主要因素有:充電需求不足、充電服務費標準未確定和商業模式不明朗。充電需求的提高主要靠電動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長,充電服務費標準的確定需要等待政府價格政策的出臺,商業模式的明朗有賴于投資者的積極探索與實踐。
對于普通消費者將主要采用家庭交流慢充解決電動汽車的電能補給,這在私人車位相對充足的城市將十分普遍;對于沒有固定車位的普通消費者、應急充電者和集團用戶將主要在充電站解決電動汽車的電能補給。
未來將出現家庭交流充電(解決有固定車位消費者的需求)為主,經營性直流快充(解決無固定車位消費者、應急充電消費者的需求)為輔,集團用戶直流快充(解決如公交車、出租車等集團用戶的需求)為補充的電能補給格局。因此,投資建設并運營提供有償充電服務的充電站符合未來電能補給的趨勢。
制約充電站建設的要素主要是電力和土地,即配電容量是否充足和土地是否可落實。通過調研發現,城市總的配電容量是充足的,只有部分區域存在用電量緊張的問題,充電站建設的配電增容是存在解決辦法的。土地難以落實則成為各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主城區建設充電站的最大難題。
基于上述分析,城市主城區建設充電站最可行的方式是“油電共建”,即在加油站中建設直流快充樁。城市郊區則可在中心區先行布設大型“綜合站點”,以此建立起示范效應,逐步推廣“小而散”的分散直流充電站。
可以預見電動汽車市場保有量的增加還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因此城市充電站網絡布局不宜過快,否則會因充電設備利用率不高而出現經營虧損,建設越多虧損越嚴重。對于資本及資源有限的投資者,仍需把握市場先機,找準投資切入點,先期建立品牌知名度,才有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1. 主城區充電站網絡布局推進方案
由于加油站網絡完善并已占據了主城區的優勢位置,這種壟斷性優勢導致其他投資者很難與其競爭。因此,主城區充電站的布局一方面需要政府協調建設用地,另一方面則需探索“油電共建”的可行性,只不過石油消費尚處于高消耗的穩定期,石油企業探索“油電共建”的主動性可能不足。
2. 郊區充電站網絡布局推進方案
郊區充電站網絡布局可采用“以點帶面”的方式進行推進,即先尋求以出租車集中快充站等為突破口,在郊區中心區建設一個集車輛充電、車輛維修、車輛銷售、餐飲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型的“綜合站點”,將其打造成郊區的一張新能源名片,形成示范效應。通過這種形式,提高政府扶持建設充電站網絡的積極性,形成“以點帶面”的效應。
總之,電動汽車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在其動力性與使用便捷性不及燃油汽車的情況下,僅僅依靠其能源成本低和使用環保是難以讓消費者動心的,其推廣與普及必然要經歷政策扶持、自身提升和消費者認知與接受等過程。